关于教师收礼问题的内部发言
相信种子,相信岁月
运城国际学校 | 南明教育旗下学校
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,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
今天这个会议,我主要想帮助大家理解一下,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收受家长礼物?
有些老师可能会说,这个不用讲,我们都已经明白了。实际上,我们未必明白。只要我们还在偷偷收礼,或不收礼只是出自游戏规则的震慑,出自对高压线的惧怕,那么,我们就没有真正地明白。真正的理解,总是表现为从内到外、从语言到行为、从潜意识到意识的一致性。
我以前教书的时候,收礼并没有多么严重,但始终存在并且广泛存在。而且领导肯定比老师收得多,优秀老师肯定比一般老师收得多,年龄大的老师肯定比年轻老师收得多。
当然,极少有索礼的。一般都是家长主动送,半推半就地就将就了。除收礼外,还收回扣。尤其是高三老师,学生要购买大量的资料,基本都是盗版。推销资料的人会主动联系校长、年级主任或教研组长,然后所有老师利益均沾。家长和学生知道吗?也知道,但大家都这样了。我刚工作时,被迫参与这种事,很震惊,内心很不安,但没两年我就习以为常了。不能说所有参与的老师(几乎没有例外)都是品行有问题的,这就跟乱扔垃圾一样,被习俗化了。如果我听说新港实验学校哪位老师收礼了,我也不会对他有特别的看法,更不会判断他品行有问题。
但是,我们想对学校进行文化及课程改造,想让学校有一个显著的升级,就必须改造我们的观念和行为。否则,学校改造就是空谈。因此,今天我要帮大家进一步理解,为什么在南明文化中,收礼是高压线。之后还继续收礼的,那当然就是严重的品行问题了。
在《南明文化:做教师,我们不收礼》中,我已经列举了为什么不应该收礼的三条原因:
破坏公平;
降低职业尊严;
破坏教育教学内在的一致性。
其中的核心,是破坏职业尊严,影响个人声誉或品牌,并通过影响了个人的品牌而间接地影响了学校品牌。
文中所讲的,我不重复,我想换一个角度,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一下这件事。
在私立学校,家长以支付学费的方式购买教育。而送礼的行为,本质上是家长在学费之外的追加支付行为,目的是购买老师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增殖服务。说成大白话,就是希望老师在自己孩子身上多费一点心。而我们进行文化及课程改革的目的,是大大地甚至本质性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(家长可能看到表面的变化,但常常看不到更深刻的收益),塑造学校的影响力,提升品牌的价值。而品牌的提升,必然带来学费的相应增长。学费的相应增长,又会带来工资的实际增长。说得明确一些,是将家长以送礼购买服务的方式,转成以学费支付的方式购买服务。
好处在哪里呢?
对家长来说,没有人真喜欢送礼。因为送礼的过程中,有巨大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,这些无谓地消耗掉了。而以学费的方式,如果能够带来更好的服务,那么何乐而不为?对老师来说,送礼带来的收入少且不稳定,更重要的是会伴随着并不良好的感觉(当然有些人可能感觉良好,例如权力感)。而不收礼,收入更为恒定,还有助于减少道德或纪律风险,树立个人品牌。
当然,没有家长喜欢涨学费,没有老板喜欢涨工资。家长总喜欢以较低的学费,享受较高的服务。老板总喜欢以较低的工资,换取较高的付出。但实际上,这都不能持久。在经济学上有一句话非常重要,叫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。理性的家长,关心的不是涨学费,而是办学品质有没有随之有相应的增长。如果办学品质有很大的增长,那么涨学费是一件多赢的事。因为今天家长的教育投资,收益的是自己孩子更好的成长,哪个家长不在乎这个?如果总想着尽可能少付出多收入,那么最终的结果,就像在淘宝网上买便宜货一样,都是仿制品。教育上的仿制品,就是欺骗,虚假承诺,这是与南明文化相违背的。
所以,从经济学的角度讲,送礼和收礼,都是一种经济成本、道德成本、心理成本和文化(或社会)成本非常高但产出很低的行为,坚决应该予以禁止。
今天开这个会议,我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逐渐地修正自己的观念或思维方式,扩大人生格局。换句话说,提升我们的人格成熟度和职业成熟度。
因为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有许多错误的认识和思维方式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,往往缺乏边界意识,混淆不清,结果常常走向自我辩护。
假设一个老师收礼了,他可能也觉得不应该,心理感觉不见得好。但他会迅速地给出一些解释以寻求心理平衡,而很难反思真正的内在动机,或者说,很难反思内在的自我。例如,他会想:
1、我并不想收礼,但是家长送,不收不好意思,还显得看不起家长。而且,送礼的方式很难回绝。
2、我确实对他家的孩子付出很多,收的礼物,远远不能抵消,所以也不算啥。
3、这只是一点心意而已,并不是成捆的现金,不是受贿行为。
4、我的工资跟我的付出很不相称,我心里不平衡,收点礼算什么?学校欠我可多了,我把青春都奉献到这里了,可是我得到了什么!
5、别人都收,我不收,我傻啊,显示自己高尚啊,谁在乎这个呢?
6、管他呢,反正没人知道。
……
思维缺乏边界意识,缺乏秩序性,很容易就走向自我辩护,最终不是一个理性的人,而是一个非理性的人。例如,在刚才这个思考中,就存在着多领域的混淆。一个老师是否收礼,跟他的工资是低还是高,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。就好像别人偷了你的自行车,你转身又去偷了一辆自行车,这二者能构成合法的因果链条吗?
而如果我们能悬置情绪,分析因果,会很容易遭遇一个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自己,就是人性当中的贪婪。如果你不面对它,它就会始终伤害你,缩小你的格局,降低你的信誉,损伤你的品质,让你的人生无法走向很远。而面对它,不是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而是以合法的方式满足它,平衡它,控制它,让它成为力量的源泉之一,而不要成为人生的羁绊。
一切管理都是自我管理,而一个无法自我管理的人,就无法掌控一个班级,更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你可以选择收礼,你也可以选择延迟享乐,花更久的时间去锤炼自己的两个重要方面,一是人格,二是专业。最终,人格的高尚与成熟,专业的熟练与精进,将带给你更高远且丰厚的收益。不过,真到了那一天,你会发现,所谓的收益,真的成了“额外的奖赏”,因为人生的意义远不在于此。
所以,我们今天讨论收礼问题,而且如此兴师动众,主要目的不只是为了从外部彻底杜绝,而更是为了从内部建构理解。因为只是从外部杜绝,涉及到很高的监督成本,而且几乎不可能。哪怕最终做到了(毕竟在南明旗下学校,这样做道德风险过高),也只是迫于压力,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,不是一个自由的选择,这与我们做自由人的理念是不一致的。
“做教师,我们不收礼”,以后将会成为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内容。也会成为新生教育,新家长教育的重要内容,直到刻入每一个人心中,让大家一提到新港实验学校,一提到南明教育,就自然而然地明白:“他们的老师,不体罚,不收礼。”
而这对我们全体老师来说,只是一个起点。我们的学校要逐渐在高水平上运行,我们的教室或学科要逐渐在高水平上运行,我们的人生,也应该逐渐在高水平上运行。在这里,你是跟上大家,还是掉队?决定在你。
2016年1月5日星期二
原创文章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
- END -
了解运城国际学校,请戳“阅读原文”↙